邢雅晨【理论版】中国精神的历史经度和时代纬度-庐阳教育体育

邢雅晨【理论版】中国精神的历史经度和时代纬度-庐阳教育体育

邢雅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这段精辟论述,以历史的经度和时代的纬度为坐标,对“中国精神”做了一个精准的定位。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历经五千年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凝聚在一起,在共同经历非凡奋斗、共同创造美好家园中所共同培育出来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在当今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中,坚持走我们自己的中国道路,确立“四个自信”的奋斗中,所得出的珍贵经验。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作为的民族,也是一个十分注重精神世界的修炼和砥砺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向往国家统一、民族兴旺、人民安康、人生幸福的梦想,如永不熄灭的灯光,照耀中华民族前行,也激发、培育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包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仁义博爱”“扶危济困”的利他精神,“诚实守信”“谦敬礼让”的自律精神,“忧劳兴国”“俭以养德”的勤俭精神等等。这其中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主要内容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正是凭着这种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创造和不断发展了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今天正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奋进崛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时期,呼唤新的时代精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为中国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这就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一时代精神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绩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近40年来,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被逐步冲破,束缚发展的陈规陋习被逐步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被逐步革除,人们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精神大振奋。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成为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体现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精神动力。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我们中华民族思想发展历史上,早在先秦第一次中华文化大整合的“百家争鸣”时期,就与世界文明史上第一次思想文化大突破的“轴心时代”相同步,生活在涡淮流域的老子、庄子,及其创立的道家学派,和孔子、孟子创立的儒家学派一样,足以与同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古希腊哲学学派等相比肩、相媲美。在此后的中华文化发展中,中华民族以博大的包容胸怀、生生不息传承与创造,形成儒释道合流,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民胞物与、厚德载物的民族文化体系,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精神是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蕴于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在中国的快速崛起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民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显示。正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终极归属感与荣誉感,是使中国人为了祖国的腾飞、为了民族复兴的基本内容,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必须传承的。
针对当今纷纭多变的全球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辉理念,这是对构建国际社会新秩序的重大理论贡献,是建立在中华悠久文化传统智慧上的创新。儒家孔子所提倡的“行仁政”、“和而不同”、“美美与共”,道家老子所总结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提供了历史营养。而我们在长期文化传承积淀中所形成的“中国精神”,更是在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撑。
作者:翁飞 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信息提供:合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原文刊载于2018年5月24日《合肥日报》理论版

2019-03-28 | 热度 342℃ 全部文章 |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