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视频】『竹窗二笔』富贵留恋人-姑苏云

【视频】『竹窗二笔』富贵留恋人-姑苏云彭清一


【原文】
僧之高行者,平日自分不以富贵染心,然能持之现生,未必不失之他世。一友人以文章魁海内,直史馆①,声名籍甚,偶游天目,谓予言:“此山中石室有僧坐逝,其故身犹存,予欲礼觐,辄心怖不敢。”予问故王庆爽。答曰:“昔有人礼石室僧者,才拜下胡杨女人,即仆地陨绝,而龛内僧方欠伸从定起。予虑或然,是以不敢。”因与予相视大笑。此公弘才硕德,智鉴精朗,又雅意佛乘,尚爱着其一时富贵,守在梦之身,惟恐其醒,他又何言乎?田舍翁五亩之宅,寒令史②抱关击柝③之官,穷和尚三二十家信心供养之檀越④,已眷眷⑤不能舍,死犹携之识田,况复掇巍科⑥、居要地、占断世间荣耀者,亦奚怪其爱着也。富贵之留恋人,虽贤智者未免。吁纵使!可畏哉!
【注释】
①史馆:旧时主持编纂国史的机构。
②令史:本为掌文书的官员,宋时已降为一般的办事人员。
③抱关击柝:抱关,指守关口的人;击柝,巡夜打更的人。比喻位卑禄薄的官吏。
④檀越:指施主。即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之信众。
⑤眷眷:思慕向往的样子。形容非常眷恋。
⑥巍科:古代科举考试,榜上名字分等次排列,排在前面的叫巍科。即高第。
【译文】
僧中有品行高尚的人,平时自信能守本分而不为富贵染心。然而能保持今生,未必不失之他世。我有一朋友文名远播,饮誉海内,如今在史馆任职。有一次偶然游天目山,他对我说:“此山石室中有僧人坐逝,他的故身还在,我想前往礼觐,可是又害怕不敢去。”我问为什么?他答道:“听说以前有人来石室向僧人顶礼,才拜下,便忽然倒地身亡,而龛内的僧人刚从禅定中起来活动身体。我担心真有这回事,因此不敢大榭岛。”说毕与我相视大笑。戴景耀我这位老友可称得是弘才硕德,智鉴精朗,又能敬重佛法,尚且爱恋其一时富贵,守护着梦幻般的身躯,惟恐大梦霎时醒来,其它的人又有什么可说的?田舍翁只要拥有五亩之宅,寒令史巴望能升做一名守关、巡夜的小官,穷和尚只要有三、二十家信心供养的檀越,已是眷眷难以割舍,即便死了,尚要将此意念携带于识田中迹美珠里,何况获得高官厚禄、位居显要地位、占尽世间荣耀的人呢曾婉婷?这也难怪他们爱著。富贵使人留恋,即使贤智的人也不容易避免。唉!真可怕啊!
【学文解读】
我们生在这个世间上,有了这个身体以后就离不开物质了,平时吃喝、穿衣、住的屋子,每天睁开眼睛我们看到的世界,都和物质有关。所以我们累生累世已经习惯于被这些物质影响、被物质牵引不能摆脱了。而且因为有了这个身体以后,我们必须用物质来保证我们的生存,所以对物质的要求是必须的了瞿天临。所以人们已经形成这个习惯了。无论大小、无论富贵贫贱、无论男女老少都对于物质抓得很牢,不放开。
就像莲池大师这里举的例子:就像田舍翁(类似农民),有了五亩土地,那很不得了了,那是梦想,梦想就实现了;还有类似公务员要能做一个芝麻官,说实在话那也是梦想呀;穷和尚只为有二、三十户人家能够供养他,那也是不得了了,那已经难以割舍了。但是莲池大师说:“这个恐怕要不得呀”战灵天舞套。你难以割舍,这个意念就在八识田中留下了印象,将来恐怕是要还的大莫卧儿。何况高官厚禄、对于现在来说还有很多富豪等等,他们对于自己的富贵、地位更是无法放下,每天围绕着自己的事业转来转去,放不下。
所以修行放下这些物质是不容易的,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我们不要一下就放下物质,而是转变观念、学习佛法、了解因果,知道佛法对世间、对人生的理念是如何?我们逐渐地转变自己的观念就好。那么在现有的情况下,我们不必放弃物质,该做什么做什么,该如何生活就如何生活。在转变观念以后,逐渐规范自己的行为,遵守五戒十善,再逐渐地学习、修行过程中间对物质慢慢地看得淡一些,对于贪嗔痴尽量少犯一些,通过佛法来熏陶我们,逐渐地让我们意识、观念转变,这是根本。这样通过不断地修行、不断地熏陶让我们自己身心一点一点地转变过来,转变为戒定慧、转变为纯善、转变为清净。转变了以后,一旦我们境界提高了,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了,我们对物质、对过去世间人们的观念,就会发现不一样了——我们就不会再执着于这些物质、不会再执着于这些对我们其实是一种负担、一种纠结的东西上面了,慢慢我们就会保持在我们心灵的修养、心灵的提高上面了。这样不断地深入,只要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不断地修行,将来等到某个量变转变质变的过程中,一个关键点上,我们就会变化了倔强吉他谱,这个其实就是佛教修行的整个过程。
所以我们在现有情况下要安心修行、现有的一切要包容它、要明了它,要善于利用现有的状况使自己追求真理、抓住最核心、最应该办的事情,不断地进步。就好像一个火车头往前走,只要火车走,其它的车身、车厢等等一切,其实都跟着走开了、跑开了,一但走顺了、捋顺了,那么一切它跟着就走开了、捋顺了。
我们知道佛是福智双圆,那么佛并不只仅仅有智慧,他的福德也是圆满的,但是他又不被物质所牵连、不被物质受困而超然于物质,这个就是我们以后追求的目的、追求的根本。所以我们对于物质既不必太执着、也不必太厌恶,而是要明白物质的本源是什么?我们和物质的关系是什么?这样善于利用物质,而不被物质所纠结;那么我们修行就保持了一个正确的态度;一直走下去,我们就能够走到解脱。
2016-10-25 | 热度 381℃ 全部文章 |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