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雅晨【理研镜鉴】明礼知耻-武大理研会
邢雅晨
今
日
主
题
明
礼
知
耻
明礼知耻
品读
经典
原文与解读
视远,日绝其义;足高,日弃其德;言爽,日反其信;听淫,日离其名。夫目以处义,足以践德,口以庇信,耳以听名者也,故不可不慎也。偏丧有咎,既丧则国从之。
——《国语·周语下》
眼望远处,常常看不到合适的地方;脚步抬高,常常会失去应有的德行;言谈反复,常常会丧失信用;胡乱纳言,常常会削弱自己的名声。眼光用来关注礼仪,行为用来履行道德,言谈用来恪守信用,耳朵用来明辨是非,所以不能不小心啊。这四者疏忽了一个就会带来灾祸,国家也会跟着遭殃。
人
生
镜
鉴
戒“国耻”:在《五代史·冯道传论》中曾引用了管子的这样一句话:“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廉耻到底有多重要,明代大臣顾炎武曾这样评述:“礼义是治理人民的大法,廉耻是为人立身的大节。大凡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人到了这种地步,那么灾祸、失败、逆乱、死亡,都会随之而来;何况身为大臣什么都拿,什么都做,那么天下哪有不乱,国家哪有不亡的呢?然而在这四者之间,知耻尤其重要。”一个人不廉洁,乃至于违反礼义,究其原因都产生在无耻上。因此,士大夫的无耻,可以称作国耻。
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具有较高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的统称,更多地指古代官员。顾炎武用精炼的笔墨描述了官员与礼义廉耻之间的关系,谆谆教导官员要做到明礼知耻,遵从先贤的教导,断绝不良的外缘。“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在从严治党的旗帜下我们一定要杜绝“只管别人、不管自己”、“灯下黑”、“名为’人民公仆’实为‘人民公贼’”、“说的好事不做,做的坏事不说”等让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怨声载道的不正之风。
明礼知耻,以德立人。党员领导干部需要加强“礼治”这样一个内在力量的自我约束,根据自己的身份、地位,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不可越界,触犯底线。为官做人,应做到自知、自控、知廉耻,及时去更正,这样就会避免错误的过分发酵。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如果没有了廉耻感,不但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会在尝到以权谋私的甜头之后越陷越深。守信确诚,自我立信。社会安全感的丧失让老百信成为“老不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对干部信任缺乏的问题。
因此,在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教育和官德修养,牢记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真正做到“做人德为重,做事德为先”。优良的品德让人尊重,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率先垂范,只有明礼知耻,先做好了人,才有可能让别人欣赏你、推崇你,你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运营:程伟豪
审核:陈昶宇
总监:杜 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