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雅晨【生活】足太平,路难行—平足症-益嘉医健康生活
邢雅晨平足症:亦称为扁平足,主要是由于形成足弓的结构发育不良及各种损伤和劳累所致。
高危人群:多见于青少年,女性多于男性;遗传因素、先天性足骨畸形;足部外伤或慢性劳损;肥胖、年老;以及走路姿势不良(外八字、X型腿等)、长期穿硬底鞋;以及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
平足在儿童中很常见
儿童平足是正常的,至少在5岁前(有时甚至是10岁前),因为足底的骨头、韧带、肌腱需要时间形成具有一定支撑力的足弓。所以,如果孩子平足,不要惊慌,特别是还未出现疼痛或行走跑步有问题的情况下——足部会慢慢长好的,因此没有必要进行治疗或尝试矫正。
做足底检查以确定是否患有平足。打湿双脚,站上能够显示出脚印的干燥的平面。如果你的整个脚底都能从脚印中识别出来,那就说明平足。有正常足弓的人脚印内侧(中部)有一块新月状的空缺,因为没有接触到平面。儿童平足很少有导致疼痛的。
过紧的跟腱易导致平足
先天性的过紧跟腱使足前部的3/4承受了过大压力,无法形成正常的弹性足弓。肌腱将小腿肌肉与足跟连接。肌腱太紧时,每走一步足跟都过早抬离地面,引起足底剧烈疼痛。这种情况下,足底只在站立时是平的,但非负重状态下活动性存在。
对于这种先天性短跟腱但具有活动性的平足,主要的治疗方式有两种:强制性的拉伸疗法和手术。后面会详细介绍。除了足弓和足跟疼,平足的常见症状还包括:小腿、膝盖同时/或背痛、脚踝肿胀、无法脚尖站立、难以跳高或快跑。
足骨变形引起僵硬平足
僵硬、活动受限的平足不管是否负重都无足弓。即使运动,足底形状也始终不变,这在医学界被认为是“真正”的平足。这类平足通常是因为足骨畸形、变形或童年时期关节融合足弓无法长成。因此,这类平足可能是先天性的,抑或由于足部创伤或疾病后天形成的,比如骨质疏松症,类风湿性关节炎。
僵硬性平足常常引发更多症状,因为足部整个的力学机制被改变了。调整型治疗如矫正鞋垫、器械矫正、物理疗法,对这类平足并没什么用。
成人获得性扁平足通常是因为肥胖
另一种平足是成人获得型,但这种平足一般是由于对胫后肌腱的过度拉伸、超限负荷或损伤,而胫后肌腱是沿着内踝骨的后面走向足弓两端的。肌腱是足弓最重要的软组织,因其提供的支撑力最多。胫后肌腱过度拉伸最常见的诱因是必须长时间承受过多重量(肥肉),特别是如果鞋的支撑力不够好的话。
平足并不总是双足——也可能只有一只脚出现这种情况,尤其在脚踝或脚骨折后。调整型治疗对于成人获得性平足是有效的,不过减肥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临床表现与危害:大多数扁平足没有症状,只是奔跑时易摔倒或扭伤;有明显临床表现的主要为以下两类:
1.姿势性平足症:为初发期,足弓外观无异常,但行走和劳累后感足疲劳和疼痛,小腿外侧踝部时感疼痛,足底中心和脚背可有肿胀,站立时,足扁平,足外翻;经休息后,可恢复正常。
2.痉挛性平足症:好发于青壮年,部分由姿势性平足处理不当发展而来。主要为站立或行走时疼痛严重,可呈八字脚步态。足内、外翻和外展活动受限。即使经较长时间休息,症状也难改善。部分病人可继发腰背痛及髋、膝关节疼痛。
治疗:本病重在预防,大多数病人不需药物治疗,主要进行足部肌肉功能锻炼,足部矫形等;若非手术治疗不能解除疼痛,且影响负重行走和穿鞋的中、重型扁平足病人且年龄>10岁者,应进行手术治疗;
日常预防:
平足患者不宜穿有跟的鞋,包括中跟鞋和坡跟鞋,建议穿矫形负跟鞋,即前高后低的鞋子;
有先天性平足或遗传倾向者,幼年起即应锻炼小腿和足部肌肉,增强其肌力,同时减少负重过度或防止疲劳;可以在沙滩或草坪上赤脚行走;
每天临睡前最好用热水浸泡双脚10~15分钟,浸泡后立即作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足弓的疲劳恢复;
另外还有减轻体重,减小足部负重;当疼痛急性发作时,暂时停止活动,适当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在医生指导下,也可以穿用平足矫形鞋或鞋垫。
"益嘉医健康生活”公众号:
为您提供医疗资讯、健康生活小技巧、疾病科普、保健养生等文章
“益嘉医"公众号:
国海健业“益嘉医”健康管理之家倾力打造特色健康服务:疼痛疾病咨询,康复调理,疼痛康复,运动康复,北京各大三甲医院“就医全程指导”就医绿色通道(挂号、陪诊、陪护、关怀、接送、安排住宿等一系列服务),基因检测,慢病管理,疼痛康复科室组建、加盟、管理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