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雅晨【生活】七旬老人玩根雕,玩大了!-秦岭汉水
邢雅晨
贺建国说,每件根雕作品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
看似没用的树根,经他的双手雕琢一番,变成一件件独具特色的根雕作品。在汉江街道桐树沟村,七旬老人贺建国痴迷根雕12年,尽管手指残疾,但他仍坚持创作,为枯死树根注入新的生命。在贺建国看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再辛苦也觉得有意义。
为寻“绝品”树根摔断胳膊
贺建国今年74岁,家住汉江街道桐树沟村。5日,记者如约来到他家。刚一进门,记者就看见41件根雕艺术品整齐陈列在架子上。
“这个像梅花鹿,那个像燕子,旁边的像丹顶鹤……”提起自己的作品,贺建国十分高兴。这41件根雕作品惟妙惟肖,充满想象力,都是他精雕细琢而来。“时间长的要花一两年,短的也要两三个月。”贺建国说,为了打磨好根雕作品,他没少花心思。
贺建国迷上根雕,是缘于2006年的一次花鸟市场之行。“当时,花鸟市场一家木雕店的生意火爆,我进去一看,被眼前各式木雕作品吸引。”贺建国说,想到自家后山有不少树根、树桩,他决定试着把这些“朽木”变成宝贝。
在贺建国家的楼梯间里,摆放着一个硕大的树根,虽未经雕琢,但造型活似北极熊。“七分天成,三分雕琢。好的根雕作品需要好材料,但寻找起来很难。”贺建国深有体会地说道。
12年来,贺建国一有时间就去大西沟、大川、小川寻找合适的树根,但很多时候都是无功而返。有一次在瓦房沟,贺建国发现了一棵“绝品”树根露在陡崖外。他使用绳索爬下山崖,小心翼翼地挖出树根,然而在他降到崖底的过程中,因绳索松得太快,连人带树根全摔了。“好在山崖不高,仅摔断了胳膊,在医院住了半个多月。”贺建国说,他现在想起来都后怕。
自制雕刻工具苦学技艺
虽然渴求好的树根,但贺建国坚持只找枯木的树根,不破坏山里的一草一木。
“榆树、黄连树、金刚刺、柏树等树种均是上等材料。”贺建国告诉记者,找到合适的树根后,要根据树根原有的形态,修剪掉多余的部分,经过脱皮、造型、打磨、抛光、上色等步骤,按照自己的想象雕刻作品。
这些步骤耗时长、工序繁琐。起初,他刚接触根雕,技术不成熟,经常把辛辛苦苦从山上搬回来的树根弄坏,为此惋惜不已。
记者在贺建国的工作间看到,电钻、锉刀、刻刀、打磨纸等工具应有尽有。不过使用这些工具,对贺建国来说并不容易。
原来1985年,贺建国在白浪一家企业任办公室主任时,单位汽车突发自燃,他因救火全身大面积烧伤,多根手指被烧伤变形,不能正常屈伸。
“大家靠五指握住的锉刀,我只能靠三根指头握住,劲道小了很多,效率也很低。”贺建国说,这给他带来不少困难。为了方便雕刻,他自己设计改进了很多工具。
对于根雕,贺建国一开始是个“门外汉”。“唯一的学习资料,就是通过书店老板从外地购买来的两本根雕书籍。”贺建国说,他白天进山找树根,夜里从书里琢磨原理,经常看到夜里12点。最多时,一宿连做10多页的学习笔记。
时至今日,贺建国仍在读这两本书,希望从书中领悟出更多的根雕学问,运用于实际操作。“根雕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贺建国说,学得越多,实践得越多,根雕作品也就会越好。
“学习根雕技艺的过程,也是人生修行的过程”
69岁的赵桂香是贺建国的老伴。她告诉记者,贺建国刚开始创作根雕时,隔三差五往家里运树根,家里俨然成了树根仓库。“有一次,我实在恼火,就把他的一个根雕扔了,没想到他又悄悄捡了回来。”赵桂香说,她不懂贺建国为何如此痴迷根雕。不过让赵桂香高兴的是,随着贺建国研究根雕的深入,他的脾气变小了。“以前为了一件小事,他都会大发雷霆,跟我吵。现在,他的性格逐渐开朗、温和。”
对于这点,贺建国有切身体会。他告诉记者,学习根雕要有耐心、修养,能吃苦,还要会沟通。“好树种在哪里,问山里的村民再好不过,但只有放下架子,主动友善地沟通,他们才会告诉我。”贺建国说。
“学习根雕技艺的过程,也是人生修行的过程。”贺建国说,根雕材料不好找,他还因找树根摔伤,工具又不上手,自己没有艺术基础,这些困难都让他一度想放弃。最终,他耐着性子坚持到了现在。渐渐地,他把往日的急躁脾气一点点收敛起来。
“做自己喜欢的事,再辛苦也觉得有意义。只要自己身体能行,就会坚持下去。”贺建国说,这就是活到老学到老,也是他的老有所乐。(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记者 曾雨 通讯员 甘成平 庹海波图/记者 刘成臣,原题:七旬老人玩根雕快乐多多)
责任编辑:刘筱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