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雅晨【珍藏版合辑】野人四篇:浓汤野人林广茂笑傲江湖的秘密-波浪理论家园
邢雅晨
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是剑走偏锋(一招鲜,以奇招赚钱)的对立面,也是剑走偏锋的下一个阶段。剑走偏锋说的是在与对手实力有差距的时候,更多注重的是技巧。而重剑指的是绝对实力,在与对手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无需任何技巧。
Part1 《笑傲江湖里的投机之道》野人序:
最近在回复一位网友评论时,偶然谈到了期货市场是自适应市场,突然想总结一下自己对期货市场,以及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的看法,给有缘的朋友分享。但是不知从何说起,想起以前看到一位高人写的《笑傲江湖》中的期货投资的道理,感叹金庸先生真不是一般的了不起。我的体会与这位高人不同,但是觉得这个方式应该会比较容易表达。以下黑体部分是我的体会。
《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的人格魅力中最吸引人的就是他的率性而为,并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做事但求无愧于心。可谓什么样的人使什么样的武功,我实在很难想象如果独孤九剑让鼎鼎大名的郭靖郭大侠或者气宇轩昂的北乔峰来演练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演绎方式,这就有点象最好的策划师当会计和最好的会计当策划师一样,很多时候,性格决定人生的另外一层意义就是性格会导致有些人在有些行业可以有更好的发展或者某些人能够更容易地达到某种境界。
所以要写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就必须要写令狐冲这个人,实在如果不是这样的性格,令狐冲也根本没有办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够真正领会到独孤九剑的精髓,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金庸在《笑傲江湖》中有关令狐冲从风清扬前辈处学剑的过程, 看看我们能够从中间领悟到哪些精妙之处。
但说令狐冲被师傅岳不群罚到后山思过崖面壁反思,无意中看到了山洞里面五岳各派的厉害武功,日思夜想之下也学会了几个厉害招式,一天,岳不群夫妇来思过崖看望令狐冲。
岳夫人在给令狐冲喂招的时候,剑越使越快,令狐冲神不守舍之下,危急之中自然而然地使出了山洞石壁上的厉害武功,引起了岳不群关于华山派到底是剑宗厉害,还是气宗正宗的一段对话,岳不群作为气宗的代表人物当然认为一力降十巧,拿岳夫人的话来说,那就是“你这一招固然巧妙,但一碰到你师父的上乘气功,再巧的招数也是无能为力。(技术面的形式再好,如果与基本面相背离,则反而是最好的反向操作时机,可以逆市开重仓。)本门功夫以气为体,以剑为用;气是主,剑为从;气是纲,剑是目。练气倘若不成,剑术再强,总归无用。”
【实际上,这段就是典型的到底是技术分析有用还是基本分析有用的问题,岳不群是典型的基本分析派,自然就看不上技术分析派,而在所有的投资中最终决定胜败的是基本面分析,招式只是可以被利用的手段,后面会讲到,有招必有破绽。】
师娘当然是教训得是,因此,从此以后,令狐冲别说不再去看石壁上的图形,连心中每一忆及,也立即将那念头逐走,避之唯恐不速。但不巧田伯光硬要和他比剑,而且说好了如果令狐冲输掉的话就要下思过崖见一见仪琳小师妹,为此,令狐冲就和田伯光打了起来。
当然,令狐冲又如何是万里独行田伯光的对手,在没有办法之下,令狐冲又到山洞里面去学习那些厉害的武功,但终是学会了全部的招数,却依然不是田伯光的对手,这才引出了风清扬老人的授剑。
其实风清扬也没有教令狐冲太多的东西,只是说了剑术之道,讲究如行云流水,任意所至但有这“行云流水,任意所至”八个字的帮助,令狐冲一下子进入了另外一个境界,其实,还是那些招数,只是使用起来不再拘泥于原来的一招一式,及至和田伯光比武之时,翻翻滚滚的竟然打了一百多招,远远超过了田伯光的三十招之约.
田伯光性急之下,就掐住了令狐冲的脖子,而且令狐冲的剑也被打飞了,这时候忽听那老者道:“蠢才!手指便是剑。那招‘金玉满堂’,定要用剑才能使吗?”令狐冲脑海中如电光一闪,右手五指疾刺,正是一招“金玉满堂”,中指和食指戳在田伯光胸口“膻中穴”上。田伯光闷哼一声,委顿在地。
【其实,剑术之道在于行云流水,任意所至,交易之道,又如何不是同样的境界呢?】
风清扬道:“五岳剑派中各有无数蠢才,以为将师父传下来的剑招学得精熟,自然而然便成高手,哼哼,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了人家诗句,做几首打油诗是可以的,但若不能自出机抒,能成大诗人么?”
【要在这个市场成功,重要的是学习以后的“思”和“悟”,然后用你自己的“道”来进入市场,以为搞懂了历史,就一定知道未来,那是一种美好的自我安慰,市场是一个自学习的生物,会以市场参与人的水准而改变自己,但终究还是要完成7亏 2平 1盈的市场过程,所以,今天的你回到十年之前是高手,但在今天你什么都不是。】
风清扬道:“活学活使,只是第一步。要做到出手无招,那才真是踏入了高手的境界。你说‘各招浑成,敌人便无法可破’,这句话还只说对了一小半。不是‘浑成’,而是根本无招。你的剑招使得再浑成,只要有迹可寻,敌人便有隙可乘。但若你根本并无招式,敌人如何来破你的招式?”
【市场是一个生命体,因此,只要存在固定的交易程式,市场自然就能找到你的漏洞,所以,只有浑然天成,和市场真正结为一体,以无招之招来应对市场才有可能真正达到高手的境界,所以,那些标价百万,或者自称战无不胜的指标都只是一些对市场依然不甚了解的狂妄之徒的最新发明,真正的市场之道就是以无胜有,无为之为】
风清扬道:“要切肉,总得有肉可切;要斩柴,总得有柴可斩;敌人要破你剑招,你须得有剑招给人家来破才成。一个从未学过武功的常人,拿了剑乱挥乱舞,你见闻再博,也猜不到他下一剑要刺向哪里,砍向何处。就算是剑术至精之人,也破不了他的招式,只因并无招式,‘破招’二字,便谈不上了。只是不曾学过武功之人,虽无招式,却会给人轻而易举的打倒。
【真正上乘的剑术,则是能制人而决不能为人所制。” 孙子兵法云: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市场中的高手是要去发现参与者犯了什么错误,如果参与者都没犯错误,那么你就没有参与市场的必要。】
风清扬在说完这些以后,又让令狐冲将这华山派的三四十招融合贯通,然后全部将它忘了,忘得干干净净,一招也不可留在心中。再以什么招数也没有的华山剑法,去跟田伯光打。为了帮助令狐冲达到这样的境界,风清扬又道:“一切须当顺其自然。行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倘若串不成一起,也就罢了,总之不可有半点勉强。”
【开仓平仓并无定规,该做时就要做,不能勉强,遗忘,只有遗忘技术才能让你真正体会市场,才能真正领会到市场和交易的真谛所在,把自己真正融入市场之中,学习的过程是入,进去出不来就是执!单执于一为偏,偏信于一为迷!拥有开放的心态,不被固定的观点所左右,才能不败。】
及至后来,令狐冲又学习了名闻天下的独孤九剑,但到学完以后,练了一会,顺手使出一剑,竟是本门剑法的“有凤来仪”。他一呆之下,摇头苦笑,自言自语:“错了!”跟着又练,过不多时,顺手一剑,又是“有凤来仪”,不禁发恼,寻思:“我只因本门剑法练得纯熟,在心中已印得根深蒂固,使剑时稍一滑溜,便将练熟了的本门剑招夹了进去,却不是独孤剑法了。”
突然间心念一闪,心道:“太师叔叫我使剑时须当心无所滞,顺其自然,那么使本门剑法,有何不可?甚至便将衡山、泰山诸派剑法、魔教十长老的武功夹在其中,又有何不可?倘若硬要划分,某种剑法可使,某种剑法不可使,那便是有所拘泥了。”
此后便即任意发招,倘若顺手,便将本门剑法、以及石壁上种种招数掺杂其中,顿觉乐趣无穷。但五岳剑派的剑法固然各不相同,魔教十长老更似出自六七个不同门派,要将这许多不同路子的武学融为一体,几乎绝不可能。他练了良久,始终无法融合,忽想:“融不成一起,那又如何?又何必强求?”当下再也不去分辨是甚么招式,一经想到,便随心所欲的混入独孤九剑之中。。。
【可能最后你还是会经常使用某种工具,就像有些人搞技术分析到了极致还是会偏爱某个指标或者工具,但到底是平均线,还是MACD, 或者布林通道实际上已经不重要了,在经历过忘却以后,无法忘却的也就不必刻意去忘却了,这又是另外一个境界了。】
Part2《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原文题: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还是金庸,还是独孤九剑。(以下文字大部分引用自一位武侠爱好者整理)
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是剑走偏锋(一招鲜,以奇招赚钱)的对立面,也是剑走偏锋的下一个阶段。剑走偏锋说的是在与对手实力有差距的时候,更多注重的是技巧。而重剑指的是绝对实力,在与对手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无需任何技巧。
独孤求败这个人物,恐怕是金庸笔下最出名的未出场人物了。我们对他的剑学之道做一番考证,看看能否找到交易之道。既然是考证,就难免要引经据典。而关于独孤求败最为详尽且被认为是可靠的“文献记载”的就莫过于他自己在“剑冢”上的题字了。根据该“文献记载”,我们知道独孤求败一生用过五种不同的剑,分别为无名利剑、紫薇软剑、玄铁重剑、木剑乃至无剑。这五种不同的剑,事实上代表了独孤求败剑学的五个不同境界,在此不妨分别名之以:利剑级、软剑级、重剑级、木剑级和无剑级。
首先来考察一下“利剑级”。
“独孤九剑”显然是属于这个级别的武功,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用玄铁重剑是根本无法施展“独孤九剑”的。而在独孤求败的剑冢题词中,对无名利剑又有如下评语:“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弱冠前”即二十岁以前。很难想象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能自创出“独孤九剑”这样的剑术,即便将这一创作的时间推迟到“软剑级”阶段,即三十岁以前,仍有其不合理性。剑术的创造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有点类似于期货的交易方法,是经过无数前辈高手推敲琢磨后才逐渐完善的一种体系结构。而看过《笑傲江湖》的人都该知道,“独孤九剑”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完善的武学体系结构,类似波浪理论,海龟理论等交易理论,其中包括了总诀、破剑式、破刀式、破掌式等等极具完备性的武学理论。作为个人,要创造这样一个完整的武学体系,需要极其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不管怎么说,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都是几乎不可能拥有这么高的经验和见识积累的。武学奇才如张三丰也须到百岁之后才能自创太极剑和太极拳(这是一个以柔克刚的武学体系,相当完备,而且发前人所未想,不愧为一代大宗师),相比之下杨过三十多岁时自创的“黯然销魂掌”则不过是东拼西凑的大杂烩,毫无体系可言。由此不难断言,“独孤九剑”最有可能是独孤氏的家传武学,正如慕容氏有“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大理段氏有“一阳指”和“六脉神剑”一样,而且就剑法的名称来分析,也是家传武学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独孤求败非常幸运地出生在这个武学世家,因此在二十岁不到的年纪就学会了这套家传绝学,得以仗之“与河朔群雄争锋”。然而,独孤求败毕竟有其过人之处,他在二十岁左右时,便跨入了他剑术造诣的第二个境界“软剑级”。关于这柄软剑,独孤求败的题字颇耐人寻味:“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从表面上看,将“误伤义士”归咎于软剑的“不祥”,并将其“弃之深谷”,似乎实在有失高手的水准。然而仔细推敲一下,仍不难发觉其合理性。
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独孤求败弃利剑而就软剑的原因。众所周知,“独孤九剑”是一种很容易达到“无招”境界的剑法,但达到“无招”的境界后又会如何呢?令狐冲在未学“独孤九剑”前就曾问过风清扬一个颇有创见性的问题:如果对敌的双方都达到了“无招”境界会产生怎样的情况?风清扬显然是从没想过这个问题的,为了不致被后辈小儿问倒而显得很没面子,就以一句“当今之世,这等高手是难找得很了”敷衍搪塞过去了?(前几年期货上达到无招境界的人很少,而这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手都已达到,这位太师叔显然是很不负责任的),就因为这句话令狐冲日后可吃了大苦头,与东方不败的一战几乎送掉小命,东方不败用的是绣花针,还有比它更轻更快的吗?独孤求败当时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而非常自然地,他也会想到一个直截了当的答案:“无招相较,快者胜。”(令狐冲在与东方不败一战中之所以大吃苦头,正是因为对手太快了。)由此也就不难理解独孤求败为什么选择软剑了,软剑的优点正在于其轻盈快捷,可以获得比对手更快的速度,唯快不破。(也是目前期货上赚钱的一种方式)现实中的武者很多都是速度型的,因为只要体能不走下坡,靠着时间的累积也可以慢慢的把速度提到一个远超常人的高度,再配合以技巧、扎实的功力,足以自保。(我曾经用2万8尝试过,以秒计的快速交易,一个月做到15万,半年到600万).
然而凡事有利亦有弊,剑过于快了往往就难以收发自如,起初独孤求败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剑法已渐入魔道(很有可能还因为江湖中人称他为“剑魔”而沾沾自喜),直至发生了那桩“误伤义士”的“恶性事故”。关于如何会“误伤义士”,书中虽然没有详细记载,但根据其产生的结果(即令独孤求败将“紫薇软剑”定义为“不详”之物而“弃之深谷”,并由此开创了“重剑级”的新境界)来看,该是与“软剑级”剑术无法收发于心有关。由此看来,独孤求败将紫薇软剑“弃之深谷”的行动,事实上代表了独孤求败对“软剑级”这段武学弯路的摒弃,和另起炉灶的决心,颇有一点“觉今是而昨非”的味道。
放弃“软剑级”这一剑学歧途之后,独孤求败以多年实战经验的总结,终于悟出了“以拙胜巧,以重压轻”的剑学至理,从而对其祖传剑法作出了第一次实质性的突破。
之所以称之为“实质性的突破”,是由于作为独孤家祖传剑法“独孤九剑”最高境界的“无招”,在“重剑级”这一剑学新境界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基础。
《神雕侠侣》中对杨过初练玄铁重剑的情形有如下一段描写:“如此练剑数日,杨过提著重剑时手上已不如先前沉重,击刺挥掠,渐感得心应手。同时越来越觉以前所学剑术变化太繁,花巧太多,想到独孤求败在青石上所留‘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其中境界,远胜世上诸般最巧妙的剑招。他一面和神雕搏击,一面凝思剑招的去势回路,但觉越是平平无奇的剑招,对方越难抗御。比如挺剑直刺,只要劲力强猛,威力远比玉女剑法等变幻奇妙的剑招更大。”从这一段中,我们不难发现,所谓“越是平平无奇的剑招,对方越难抗御”事实上正是“无招”境界的自然体现。以杨过这般轻狂跳脱的性格,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由神雕督促着练剑,尚能在数日之中就达到了“无招”的境界。(确切地说,杨过终其一生都未能在武学理念上达到“无招”的境界,但却在使用玄铁剑时自然而然地把“无招”应用到实践中去了。)这不能不说是“重剑级”剑法的奇妙之处。
唯快不破与重剑无锋:假设排除其他各方面的因素,单纯以境界来判断的话,“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应该是略胜一筹的。其实严格来说“唯快不破”并不能算是一种境界,只是在速度上达到了一个另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而后者则是在境界上有了一定的感悟可以做到以慢破快、以静制动、以无极破万象的程度。技术派在无招之后求快,而基本面分析派在无招之后追求的就是重剑无锋,沛然之势不可挡。(大家自己感悟,我无法表达,通过实盘给大家看)“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这段充满了自信与豪气的题字,说明在正当壮年之时创立了“重剑级”剑学的独孤求败在当时实已无敌于天下了。
先写到这,木剑乃至无剑,我没有想到是什么。该看懂的朋友自然能看懂,再看不懂的,以后再来看吧。
Part3《木剑:不滞於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去年四月份发了一篇博文《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对交易的境界进行探讨,那时对木剑级高于重剑级无法理解,因为在我看来重剑级已经做到利润最大化,从名利上无疑达到了交易的顶峰,正如独孤求败所说“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今天通过一年的交易实践以及对《庄子》和南怀瑾先生《我说参同契》的学习,试着对木剑进行一些领悟。关于如何用木剑胜过重剑,曾经引发了杨过如下的思考:“玄铁剑重近七十斤,这柄轻飘飘的木剑要能以轻制重,只有两途:一是剑法精奥,以快打慢;一是内力充沛,恃强克弱。”这两种方法显然都是不对的。“剑法精奥,以快打慢”已倒退回了“利剑级”和“软剑级”的水准,不作考虑;而“内力充沛,恃强克弱”也仅适用于“重剑级”,倘若对敌双方都是“独孤求败”,用这种方法较量的话,败的必然是那个使木剑的“独孤求败”,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木剑胜重剑”了。杨过显然是照后一种方法练的,所以虽将木剑练得颇有声色,但成就也就仅止于“重剑级”而已。这点在他与金轮法王的那场决战中就得到了证明,当时他空手与金轮法王交战,又要救郭襄,明显处于下风,于是便开始后悔过于托大没带玄铁剑,可见他当时的武功仍需借助玄铁剑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所以仍属“重剑级”的范畴。
而整理这些评论的武侠爱好者认为:“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木剑级”呢?百年后的另一位武学大宗师张三丰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太极剑法的“以柔克刚”、“以我之钝,挡彼之无锋”。武当山上,张无忌以木剑迎战方东白的倚天剑时,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真髓。但张无忌本人的武学修养并没有达到“木剑级”的水准,他和杨过一样是在他人的指点之下将这些高深的武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所以日后会被波斯明教的“风月三使”以一些奇招怪式杀得大败。独孤求败当年在海潮之中练剑,面对大海无穷无尽的威力,终于悟出了“以柔可刚”的道理。用木剑与玄铁剑相斗,使木剑者只要不去直撄玄铁剑之锋,一味与之缠斗。时间一长,使玄铁剑者必然真力衰竭,此时使木剑者就必胜无疑了。此即木剑胜重剑之法。由此,独孤求败达到了“不滞於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的境界。”
我觉得这种理解方向正确但并不究竟。在交易中巴菲特就是重剑无锋的代表人物,因为他把内力练到了极致,那就是源源不竭的几乎零成本的保险资金。“模糊的正确优于精确的错误”加上永不断裂的资金链就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写照。如此人物“木剑”如何能胜?
再看神雕中一段:郭靖此时所施展的正是武林绝学“降龙十八掌”。法王等三人紧紧围住,心想他内力便再深厚,掌力如此凌厉,必难持久。岂知郭靖近二十年来勤练“九阴真经”,初时真力还不显露,数十招后,降龙十八掌的劲力忽强忽弱,忽吞忽吐,从至刚之中竟生出至柔的妙用,那已是洪七公当年所领悟不到的神功,以此抵挡三大高手的兵刃,非但丝毫不落下风,而且乘隙反扑,越斗越是挥洒自如。因此这一层修为不只只是柔劲,而是一个由至阴而至阳、由至刚而至柔的过程。
由此可见“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实已到有为法的巅峰,根本无法可破。而所谓“木剑”优于“重剑”并不是指战略战术的选择优胜,而是境界上由至阳至刚从而阳极阴生,对自我境界的一种突破,也是有为法向无为的“无剑级”的一种过渡,它的关键在于“不滞于物”,阴阳融合而渐入无为,“木剑”只是指代,“草木竹石均可为剑”,由是无剑:“自此精修,渐进於无剑胜有剑之境 ”。
(2014年4月8日修改:)重剑无锋,只管至刚至阳,每动必如狮子搏兔,以泰山压顶之势横扫一切障碍,但是在对手拼死反扑中应该是很痛苦的,只能硬扛了。从结果来看只要实力够,硬抗对最终的胜利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如果能够不要步步紧逼,从至刚中生出至柔,让对手的拼死反扑无处着力,甚至利用对手的反扑扩大战果。虽然在结果上并不能超越重剑无锋,但是在过程中,在以拙破巧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对全局和对手的精确把握,全程上以拙破巧,细节上不忽视巧劲,从过程中应该是胜过重剑无锋,一味以力压人。同时能从至刚中生出至柔的关键是留出余地,即保证最终胜利,又不逼得太紧,将犯错的选择权留给对手,才能在过程中做到从容,九死一生,围三阙一,永远留一线生机,放过了别人,也就放过了自己。所以木剑的关键不是两年前认为的不滞于物,而是不侍强而争,留有余地,这才是走向无为的心理必修课。想起对独孤求败这个名字原先的不解,既已无剑如何还有败?既已不败为何要求败?难道是对天下人的蔑视?其实真正的原因就在他的姓?因为孤独,在证入无剑之后败已不可得,求的是一个可以以心印心的人。
Part4《无剑、弗为,投资修佛之路》
前两天把三年前写的关于木剑的文章解密了,欣喜看到很多共鸣,看来投资圈的同行们除了赚钱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务虚的。今天股市暴跌,赚钱不易,写写无剑继续务虚一下。
前一篇写到木剑相对于重剑由至阳至刚生出至阴至柔,不恃强而争,放过了别人也就放过了自己,在对敌上已入化境。那么无剑还能如何提高?
我认为无剑比木剑更进一步,是彻底的不争,但并非普遍理解的道家“无为”。其实在出土的帛书《老子》中提到了“弗为”。个人认为“弗为”比“无为”更贴切。所谓无为是相对于有为而言,如果我们把无为不争理解成普遍意义上的什么都不做显然是不正确的,那么什么样的行为算是“无为”呢?
用佛家的观点就是缘起性空,具体的说:行随缘而起,缘灭则止,整个过程自性本空。再具体到交易,每一次开仓是因为价格不合理的缘起,或是价格对供求的失衡,或是期现的套利价差,当价格不合理的缘消失则平仓,在整个过程中不把自己主观的意愿强加进来,例如价格如果到哪里我就能赚多少钱。这样的行就是无为无不为。它的为是随缘而起,它的无是自性本空。
那么这个“无为”其实就是“弗为”,我们来看“弗”字,作为象形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弗”是一片偏的木板被绳子绑在了一片直的木板上,目的是将偏的木板纠正。那么什么是“弗为”就很清楚了,就是用正的木板给偏的木板纠偏的行为。具体到交易就是根据供求信息确定未来价格的合理区间,在区间确定的基础上如果当下的市场价格在区间之外,通过买卖使价格回归合理区间的行为。
那么如何能够做到弗为呢?只要悟到就能做到,这样的想法有些天真。没有洞察因缘的本领如何能随缘而起?没有生死轮回的历练又如何保持自性空明?真正的方法在明栯堂禅师《山居诗》中提到“千丈岩前倚杖藜,有为须极到无为。”由此可以摸索出投资修行的路径,通过有为法做到极致而达到弗为的境界(利剑,软剑,重剑,木剑,乃至无剑),当所言所行都能随缘而起,自性本空之后,按照达摩的指引“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我们看“佛”,不就是弗为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