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雅晨【特别视点】一群特殊的“驴友”发现了吴堡的重大秘密-吴堡新闻
邢雅晨走文明轨迹 读黄河神韵
——沿黄公路三地党报联合采访活动吴堡采访侧记
吴堡新闻讯(辛亚娥 霍喜龙)10月19日,在毛主席东渡纪念公园,一群记者们围站在80多岁的老船工薛国保周围,认真聆听老人讲述毛主席东渡的故事。
这群记者便是沿黄公路及黄河文明的追寻者与探秘者。沿黄公路全长828.5公里,被誉为“陕西省1号公路”。10月19至20日,由榆林日报社、延安日报社、渭南日报社联合组织的“穿越秦晋峡谷 探秘黄河文化”——沿黄公路三地党报媒体联合采访采访团抵达第四站吴堡县,探访毛泽东东渡黄河的足迹,领略黄河二碛的澎湃,品尝张家山手工空心挂面的美味,感受华夏第一石城的沧桑……
风光之旅: 领略黄河文明的神奇魅力
“黄河从遥远的藏北高原奔腾而来,像一条巨蟒,穿过晋陕峡谷,滚滚西去消失在茫茫的烟雾之中……”站在黄河二碛天然雕刻的绝壁上,听着涛涛河水,看着波涛汹涌,榆林日报记者韩文不禁叹为观止。黄河二碛是黄河中上游黄金水运通道的终点,在这里河面急剧收缩,河水涌向落差十多米的倾斜河道,顿时水流湍急,巨浪滔天,河岸岩石经长期风蚀,形成颇具震撼力的地表风蚀景观风貌。
此情此景,渭南日报采访中心主任孙小龙诗兴大发,写下《丁酉八月卅吴堡渡口感怀》:“扶风带雨到塞北,云白石窟拂蒹葭。水边伊人历历在,漫滩情绪依依撒。二碛涛声能发聩,十里岩壁可入画。我今再从河上过,一曲船谣向天涯。”
岁月不语,唯石能言。在经历了如虎狼之势的泥沙浪涛洗礼下,黄河奇石孕育而生,坐落在二碛旁边的黄河奇石馆便是黄河大峡谷生生不息变迁的见证者。采访团成员们深入奇石馆身临其境地品味奇石的自然艺术神韵,对呈现出大千世界的各种景观和动物形象的奇石惊叹不已:“天地造化,鬼斧神工,此真为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吴堡石城是全中国保存最完整,建筑历史久远,文物价值极高的石艺博物馆,被称为华夏第一石城。行走在吴堡石城这座固若金汤的天堑雄堡上,采访团成员们感受到了千年古城的古朴沧桑和深厚底蕴。古城重峦叠嶂,邑枕黄河,登临台塬极目眺望,只见城墙上的景色分外开阔:山卯展开臂膀,将黄河水紧紧揽入怀中,浩荡的黄河蜿蜒在秦晋交界的峡谷深处,顿显阴柔平和之美……远山近水像是一幅水墨画,看得荡气回肠。直播陕西记者雷岗说:“千古石城,黄河岸边的骄傲!人类的智慧结晶,石器建筑的有力见证!希望吴堡既要保护好,又要开发好!”
舌尖之旅:探秘空心挂面的精湛技艺
在张家山镇高家塄村挂面加工户张彦兵家的庭院里,丝一般的手工空心挂面随风摇曳,犹如瀑布从房檐倾泻而下。绿的是艾草挂面,黄的是胡萝卜挂面,白的是原味挂面,分外美丽。这片黄风厚土上,淋漓尽致地展现着挂面文化的神奇魅力。
采访团记者们近距离参观体验手工空挂面制作技艺,目睹了挂面现场制作过程,探秘“空心”挂面的由来。挂面挂在2米多高的架子上,从四五十厘米长,拉拽至如丝如挂。“别看这么细,中心也是空的,还能吹气泡呢。”张彦兵介绍到,这一场面让不少记者眼界大开,跃跃欲试。
挂面披萨、炸挂面团子、酸汤挂面......在挂面师傅的锅铲飞舞中,挂面这单一食材涅槃重生,化作十几道“挂面宴”,组成一支支美食队伍,在食客们的唇齿间舞蹈。“挂面宴吃出了满汉全席和年夜饭的感觉!”置身于热气腾腾、红红火火的农家小院,采访团记者们不禁感叹:“真是太热闹!太过瘾了!”
“吴堡空心挂面由纯手工制作,条细心空,工艺精湛,入口爽滑劲道,而且里饱含着生活气息,这里制作出来的手工挂面没有的污染,没有添加添加剂。让人看着舒心,吃着放心。我想,只有藏在深山里朴实善良的人家才能做到如此完美!”延安日报社记者樊小帅感慨地说。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家山镇党委书记王德烽和高家塄村党支部书记张斌更是轮番上阵,当起了挂面的“形象代言人”,向采访团推介挂面产业。张斌更是自编自唱起了“挂面歌”:“阳畔上的圪针,背畔上的艾哦,你甚时候想来你就来...... ”
“自然风干有劲道,制成银丝空心面;上舌尖传全国,柳青故里代代传......”天真烂漫的小女孩用清脆的童声吟诵着挂面谣,传承着老祖宗口口相传的“挂面技艺”。
人文之旅:汲取黄土地上的精神养分
在吴堡这片古老厚重的黄土地上,孕育着璀璨的黄河文明,也滋养出了许多传奇式的人物。来到柳青文学馆和柳青故居,采访团深入了解柳青的生平和创作历程,感受柳青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倾听群众心声,与人民同甘共苦的精神。
在柳青故居里,榆林日报社副总编辑王志诚代表三地党报媒体联合采访团写就“人生导师,文学楷模”八个大字,以表达对柳青的缅怀与敬意。聆听了柳青在农村生活的趣闻,端详着柳青不同时期的照片,渭南日报记者王宪辉感叹道:“柳青对于农民的情感是真挚的,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与农民打成一片、融为一体的冲动和渴望。”
民歌大师张天恩的故居坐落在吴堡县张家墕村,张天恩艺社社长冯东旭动情地给记者们述说起了张天恩早年时期赶牲灵、下柳林、为边区送盐送碳等故事。“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儿,三盏盏的(那个)灯,哎呀,戴上了(那个)铃子儿,噢,哇哇的(那个)声……”正参观间,村民张建军扯着嗓子吼起了张天恩的代表作《赶牲灵》。“歌声响起,我的脑海中立刻出现一幅画面,盛满土疙瘩的山路上,一个穿着粗布褂子的陕北汉子,奋力地扬起手中的鞭子赶着牲灵。”渭南日报记者范粉霞说。
傍晚时分,终于来到翘首期盼的同源堂国学馆,记者们一下子被这独具匠心的中国古建筑和传统窑洞民居建筑相结合的设计吸引住了,一天的劳累和疲惫顿然消散。沿着国学文化长廊前行,看着两旁悬挂的历史故事字画和吊罐、煤油灯、手摇绳车、箩筐、撑杆、木犁等各种旧时生活用品及农具,大家犹如走进了时光隧道,慢慢体验着中华传统文化和民俗姓氏文化,生活的况味与岁月的乡愁在这里交融、流淌……
活动期间,采访团还探访了横沟温泉项目建设情况和武荣蚕桑开发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韦江江主编:霍喜龙
权威 快捷 便民
转发↓ 点赞↓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