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雅晨【病例分析】胃炎性纤维性息肉的MDCT表现1例-华夏影像诊断中心
邢雅晨
作者:蔡二朋,黄国权,汪健文,赵剑,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病例女,53岁,上腹不适2月余。自诉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不适,伴有嗳气、反酸,病程中无腹痛及恶心呕吐。门诊胃镜发现胃窦巨大隆起性病变伴溃疡。为进一步明确诊治,遂就诊于我院。
胃镜检查:胃窦前壁见一大小约4 cm×6 cm溃疡型新生物,根部呈短宽基底,可见黏膜桥。ME-NBI(放大内镜联合内镜窄带成像术)示:溃疡边缘微腺体排列欠规则,未见异常微血管。超声内镜提示:新生物来源于胃壁第1和第2层,约3.0 cm×4.6 cm大小,凸向腔内。
MDCT检查:胃窦部前壁见一宽基底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向胃腔内隆起,大小为4.5 cm×2.7 cm;平扫肿块内部CT值37HU(图1a);增强后动脉期黏膜明显强化,黏膜不连,局部见不规则缺损改变,黏膜下肿块呈中度较均匀强化,CT均值77HU(图1b);门静脉期黏膜层仍呈相对高密度,肿块内部轻度延迟持续强化,CT均值83HU(图1c);肿块黏膜与正常胃组织黏膜层相延续,邻近胃壁稍增厚,胃窦旁见一轻度强化软组织小结节影;MPR(多平面重建)增强图像显示肿块与胃窦前上壁呈宽基底相连(图1d,1e)。CT诊断为局限性胃黏膜巨大肥厚症伴溃疡形成。
图1女,53岁。胃窦部炎性纤维性息肉伴溃疡。图1a:轴位CT平扫胃窦前壁见不规则实性肿块(箭头),密度均匀。图1b:轴位CT增强(动脉期)肿块内部中度较均匀强化(长粗箭头),黏膜明显强化(细长箭头)、不连续,局部呈不规则缺损(短粗箭头)。图1c:轴位CT增强(静脉期)肿块内部轻度延迟强化,黏膜层仍呈相对高密度。图1d,1e:冠状位、矢状位CT增强(动脉期)肿块以宽基底与胃壁相连。
手术及病理所见:术中胃窦前壁见约4 cm×6 cm隆起性肿块,表面有溃疡,血供丰富,反复止血,逐步剥离病变至瘤体完全剥离。术后大体标本:肿块切面灰白,质地中等;HE染色后镜检病灶主要位于黏膜下层,黏膜深层部分受累;由增生的纤维母细胞、血管构成;瘤细胞呈梭形及卵圆形,纤维母细胞围绕血管呈“同心圆状”排列,并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少量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图2)。
图2病理图片(HE染色),肿瘤细胞呈梭形及卵圆形,胞质红染,纤维母细胞围绕血管呈“同心圆状”排列。
免疫组化结果(图3):CD117(-),CD34(+++),Desmin(-),DOG-1(-),Ki-67(+1%),S-100(-),SMA(-),AE1/AE3(-),Vimentin(+++),ALK(-)。病理诊断:胃窦炎性纤维性息肉。
图3a:为免疫组化(SP染色),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b:免疫组化(SP染色),肿瘤细胞表达CD34(+++)。
讨论
胃炎性纤维性息肉(Inflammatoryfibroidpolyp,IFP)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良性瘤样病变。目前其原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楚,是消化道中一种特殊类型的非肿瘤性疾病。IFP属黏膜下病变,由黏膜下增生的梭形细胞、小血管及混合性炎性细胞组成,富含肥大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以血管或腺体周围出现“同心圆状”网状纤维为特征。
IFP胃肠镜下表现为突向管腔内的隆起性病灶,多为单发,可为广基底或有蒂,隆起表面为正常的黏膜或稍发红,可伴糜烂或溃疡,术前超声内镜检查IFP多数表现为肿瘤来源于管壁第2和第3层,第4层不受累,肿块表现为低回声,内部回声较均匀。本病例发生于胃窦前壁,宽基底向腔内隆起,表面伴溃疡,超声内镜提示肿瘤来源于胃壁第1和第2层,病理证实肿瘤起源于黏膜深层和黏膜下层,与李胜等报道的IFP多数表现为肿瘤来源于管壁第2和第3层不相符。
MDCT的优点在于能完整的显示黏膜下肿块的位置、形状、大小、边缘及内部密度,且能结合增强扫描动态观察肿块信息,还可观察周围脏器受侵情况以及有无远处转移等。但由于本病的罕见,有关IFP的CT表现报道非常少见。
本例发生于胃窦部的IFP病例CT表现可归结为以下特点:①平扫病灶位于胃窦前壁,以宽基底与胃壁相连,病灶密度均匀,凸向腔内,表面黏膜见溃疡形成;②增强后动脉期肿块内部纤维组织呈中度较均匀强化,黏膜明显强化,并与正常胃组织黏膜层相延续;③静脉期肿块黏膜下组织呈轻度延迟强化,强化均匀,黏膜层仍呈相对高密度,邻近胃壁稍增厚。④局部胃窦壁未见明显狭窄、僵硬征象。
总之,IFP临床少见,MDCT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如下特征有助于本病的诊断:胃部占位性病变向腔内突起,病灶与胃壁宽基底相连,增强后黏膜明显强化、连续或不连续,黏膜下肿块较均匀持续强化。最终确诊需要病理组织学检查。
来源:蔡二朋,黄国权, 汪健文,等. 胃炎性纤维性息肉的MDCT表现1例[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7, 28(2):150-151.
转载自:医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