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眼睛放纽扣,腰被摔伤,他们为了拍戏受了多少刑-金牌制作人
这个夏天,《我不是药神》领跑暑期档,为国产现实主义题材注入活力的同时也让观众们再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做演员。除了“山争哥哥”的神演技,王传君的再一次爆红。当然,还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刘牧师。
作为刘牧师的扮演者杨新鸣,或许就属于那种很多人认识却叫不出名字的演员吧,其实,在这之前,杨新鸣就已经和宁浩合作过《无人区》。
很难让人将这个暴虐狠毒的屠夫形象和温和平静的刘牧师联想在一起
而这一次饰演刘牧师,对于杨新鸣老师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战。首先在接触这个电影之前,杨新鸣其实是不会英语的,所以需要花时间先学史大嘴,所有的台词都是背下来,再理解意思。此外胃水球,对于牧师这个职业也是完全陌生的,最初的时候甚至连牧师的手该如何做动作都不知道,但正是凭借着敬业精神和对演员的态度田弘光,去揣摩角色,才呈现出这样一个出彩的牧师角色。
同样,凭借《白鹿原》迅速圈粉的何冰老师,也是一位被低估的老戏骨。在《白鹿原》中,何冰行云流水般的表演功力,可以说是把蔫坏儿的鹿子霖给演活了,和张嘉译的同台飚戏不可谓不精彩,以至于被粉丝们称为“鹿萌萌”。
作为人艺出身的话剧演员,何冰是那种把戏带入骨子里的演员,凭借着扎实的戏剧功力,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精彩的角色,说到《大宋提刑官》,你一定不会忘记他所饰演的宋慈至尊邪皇。
多年的话剧表演和舞台经验,使他对语言有一种超强的掌控力,他的台词功底经常被誉为“教科书级的表演”。
2015年上映的口碑佳作《十二公民》,豆瓣评分8.2,正是何冰演技的绝好体现,因为——这是一部全片90分钟都在说话的电影。
作为演员的何冰有多敬业?他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到:有一次在首都剧场出演北京人艺的话剧《窝头会馆》时,在一幕戏的最后关头,因为道具原因,他不慎在手上割破了一个大口子,当时弄得半个袖子里都是血,不兜着就能甩出去的那种,但就是如此,何冰老师仍然坚持着演完了最后三分钟的戏那多手记,博得了满堂彩。
相比于现如今,某些鲜肉演员,拍戏受点小伤就在网上大谈敬业,真是十足的讽刺。演员辛苦不是理所应当的吗?什么时候成了炫耀的资本?
说到带伤演戏,就不得不提另一位表演艺术家李雪健老师。
2000年,在拍摄《中国轨道》时,李雪健感到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为鼻咽癌,需要立即治疗。但整个剧组已经开工过半。他明白,这一走,等于整个剧都完了。
戏大过天,李雪健老师说无论如何也要拍完。
那段时间,在妻子的帮助下,每天上午他去医院接受放射治疗,下午再赶回拍摄现场。化疗产生的反应,让他的脸一下消瘦、身体都垮了。上午的时候难受得说不出话来,下午在片场还要打起精神,精益求精地完成每一场戏。最后一场时,他说话已经有些困难,要挣出全身的力气,才能把那段台词说得抑扬顿挫。
都说爱戏如命,但在他眼里,戏比命重。
曾经他说,我们应该认真演戏,因为演员是心灵工程师啊!这句话,听着都觉得滑稽,让人想笑。但这位老人把它当作信念,如此认真。
他说:演员等于娱乐、明星?我不认同。
他说:以前称为“文艺界”,如今叫做“娱乐圈”,我听了难受。
他说:现在一说起演员,就是谁谁出轨了,谁谁吸毒了,演员不该被人这样笑话......
别人走穴、上综艺,想尽办法捞钱时,他看重“名”,不是“名气”,而是“名声”。
这个演员,传统的让人心疼。
看看人家对待演戏的态度刁蛮桥予以,小鲜肉不羞愧吗,为了多捞钱,竟然想到抠图,导致整部剧大失水准,不觉得愧疚吗?
另外,还有我们的达康书记,噢不,吴刚老师。
为了演好达康书记这个角色血战唐人街,吴刚老师下了很大功夫,在网上看了大量的领导开会视频,就是想从中找到适合角色的形象和动作。他还在细节方面丰富这个人物,最重要的道具是水杯—这在后来果然成为剧中重要的梗。吴刚给达康书记设计了一个“喜欢喝茶水杯不离身”的细节。吴刚非常喜欢喝茶,而剧中的那个杯子,正是他戏外用的茶杯。
吴刚老师对表演有一个骆驼理论,他说:“演员的肚子里应该是一个杂货铺,也要像骆驼一样装满各种素材,需要的时候你得倒出来。”
在拍摄《战狼2》期间,其中的大量动作戏,吴刚老师都亲在上阵,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剧组天天滚,打仗的时候在石头地上滚,坦克漂移的时候在坦克里滚。摸爬滚打全干了。所有的战术动作都让人手把手地教。
大家都知道,大量的动作戏无论如何保护,都会出现受伤的情况,更何况是年龄已经不小的吴刚老师,就在一次拍摄过程中,不慎摔伤了腰,根据他自己的描述,当时就跟针扎一样。
但是吴刚老师并没有因此就中断拍戏,只是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去医院做了简单的治疗。仅依靠吃止疼片,第二天就又投入了拍摄之中。这样的老戏骨,才真正值得人敬佩。
说到演员敬业,还有陈宝国老师。
在1986年的武打电影《神鞭》中,陈老师饰演混混儿玻璃花。为了拍摄这部影片,陈老师拼到一只眼睛差点失明。限于当时的化妆技术,在没有美瞳和特效的年代,为了逼真,也为了突出角色特点,剧照用钮扣磨成片之后,放入陈宝国的眼眶之中,可想而知那种滋味多难受吧。老一辈艺术家,为了艺术,真的豁出去了。每次拍摄完毕,将钮扣拿出后,这只眼神什么也看不见,哗哗流泪殷珊,而且导致发炎红肿。一度时间,近乎于失明状态于逸驰。
而在《西虹市首富》中饰演王多鱼二爷的李立群老师秀朱阁,也是不折不扣的老戏骨。
入行四十年来,留下来许多让人难忘的角色。在电视剧方面,他从不挑戏。对于电视剧的糟糕,李立群很清楚。很多人都在说,这么烂的戏为什么会接。而在李立群老师看来,“故事、台词、表演、镜头,衣服,似曾相识;有钱人的家,一看就是假的,也似曾相识,看得都快吐了。电视剧就是自来水,最棒的演员也就是自来水厂员工,尽量把水质改善一下而已。”
这个时候,李立群显示了他的敬业,就是再烂的戏,他也不混。
就是在《极限挑战》中客串一个NPC的角色,李立群老师也不含糊,顶着酷暑炎热,还要手抄一遍台词,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种负责。
而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黑金》中与梁家辉的精彩对手戏,将一个心黑恶毒的部长形象演绎的令人称赞。
这几年在大陆拍戏,剧组住哪里,他就住哪里,旅馆一般都属二星级。他也不说什么,只要有热水洗澡就行。自己换一个亮一点的台灯灯泡,摆上文具、茶壶、香,家人照片放在抽屉,买一两盆可以浇水的花,或常绿的植 物,偶尔带着老婆画的画稿,墙上一贴,稍稍装点一些自家的东 西,只求“窗明”和“几净”,倒也能安心度日,工作不懈。
按他自己的话说,“懈” 也不成啊!这年纪工作若有懈怠,别人表面上不好说,私底下会瞧不起我,划不来;而且奇怪,演戏这个工作,你要是愈偷懒, 人愈容易累,愈专心不二,时间过得愈快,拍完了,后悔的地方也会比较少。
而和李立群演对手戏的梁家辉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表演艺术家,凭借着在《黑金》中的出色表演获得了台湾金马奖,这早已不是他第一次获奖。要知道在24岁的时候,他就凭借《火烧圆明园》中的咸丰皇帝一角摘得香港金像奖。
也正是因为电影是赴内地拍摄,当时引起了中国台湾“文化局”的不满,他们让梁家辉写“悔过书”,否则就要将其封杀。梁家辉内心不认同无尽相思风,拒绝了这个要求。随后,他不仅失去了台湾市孙之鸿场,全香港都没有人敢找他拍戏。在随后一段时间里,迫于生计压力,梁家辉只能做做其他的职业勉强养活自己,也算是体味了人生百味。
在演戏上兢兢业业三十余载,获奖无数的梁家辉,最让人钦佩的是他的认真态度。为了塑造好角色,他养成了写人物小传的习惯,有时人物小传比剧本都厚。
这个习惯,他自己说,是从1997年的《黑金》开始的。在《黑金》以前,梁家辉疯狂拍戏,大概有三四年的时间,每年拍13部电影,每天跑3个剧组,“梁十三”的称号就是那时候叫起来的。所以绿知了,那时候根本没有太多时间去想饰演的角色,都是根据剧本来现场发挥。
在拍《黑金》的时候,梁家辉很早就跟导演去了台湾,看完剧本之后,他又自己搜集了很多报道台湾政坛和黑社会的八卦杂志,足有一米多高。他每天都在翻那些杂志,感觉这个政治人物周朝先的样子爱与憎。看完这些材料之后,他又重新看了一遍剧本,然后着手为周朝先书写人物小传。“我写的人物小传不是他做过什么事,而是像他这样有野心的人,平常应该是怎么样的”。所以,这个人物吃什么,穿什么,讲话语气是怎么样;开会的时候会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出现;他老婆以前是一个舞女,他为什么会娶这个老婆,他跟他老婆之间的情感有多深,为什么他现在已经是黑社会大哥了,还带着同一个女人?这些都是梁家辉的人物小传所关心的内容。
当梁家辉把写好的人物小传拿给导演麦当雄看时,导演完全傻了,“你写了十万字,比我的剧本还要长”。拍摄当天兽人之雄雌,梁家辉便按照人物小传中的设定去演绎周朝先这一人物,结果大放异彩,电影中的周朝先老谋霸气,沉稳内敛,特别是那句“谁赞成,谁反对”,令人不寒而栗。
而在去年大火的综艺《国家宝藏》中,最令人佩服的是梁家辉的台词功底,句句饱满,完全用标准普通话呈现。要知道,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录制花絮中,梁家辉在第一次录制后导演就非常满意。
但梁家辉先生却十分惊讶,反问“这样就过了吗?”并要求再来,说自己刚才有两个字没说标准。导演和工作人员都没有听出错字的音,认为已经非常到位梦幻西餐厅,惊讶于梁家辉的敬业程度,问“还要再来吗?”梁家辉先生的一段话令人肃然起敬:“那么庞大的一个制作,不能为了我两个字毁掉”。
可以看出,他本人也是极其有使命感的,虽已年近六旬,但他仍旧他严格要求自己,不怕麻烦,希望完美呈现,心里考虑的是,这个制作将是中华文化的流传。
每一个用心的演员,都应该被记住。
曾经为了拍好容嬷嬷这个角色,李明启老师专门给她写过人物小传
张丰毅为了演好“段小楼”,真的结结实实挨了打,没有替身
刘佩琦老师在《那年花开月正圆》拍摄中受了伤,在片场,不得不拄着个双拐走路。
倪大红在拍摄《战狼1》时,杨肸子被道具炸伤了,但仍一动不动坚持拍完了这个场景。
现如今鲜肉当道,流量为王,但是我们却愈发推崇这些可敬的老一辈艺术家,正是因为他们对于演戏的态度,把演员当做职业,用最负责、最敬业的态度去对待这份职业,才是我们所推崇的。
这,才是演员,才是真正的表演艺术家。